蘭州景觀園林設計|小區園林設計需要注意哪些細節?
2024-06-28 來自: 甘肅禾楓景觀園林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7
蘭州景觀園林設計|“人本觀”設計理念:關注人的特點與需求,體現為居民服務的宗旨,注重景觀環境的細節設計。如配備便于居民觀賞休憩的庭院景觀小品、聚會場地、運動健身器材區等,形成一個整體,滿足居民多方面的要求。
生態與綠化結合:進行綠地的整體規劃,將環境設計與小區各元素相融合,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。合理設置綠化范圍,把四季常青的植被與時令植物相組合,讓小區四季有綠并突出季節特點。遵循開放式設計原則,確保綠地居民共享,形成獨立觀賞體系。
動態景觀與互動性:通過藝術表現形式將各種景觀進行線性串聯,形成動態效果的景觀序列,實現景觀之間的連續性和視覺沖擊。充分考慮居民與自然的互動,滿足居民使用需求,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局面。
功能性與觀賞性統一:小區首先要具備符合居民使用的功能性,讓居民生活便利且舒適,有“家”的溫馨感,能真正放松身心,同時通過景觀的觀賞性讓居民獲得美感、保持愉悅心情。
自然景觀設計:
水景觀:靜水如湖、塘、池,具有寧靜質樸的特點;流水可通過控制水深、水量和水寬等改變水體效果,借助巖石布置展現動態美;落水常見于人工建筑形式,設計時要注意水位高差變化,可結合人造巖石和植物增加靈活性。
植物景觀:充分了解植物特性,優先選擇當地生命力強、抗病蟲害能力強且經濟效益好的植物。掌握植物習性、顏色、花果期和時序,有機種植不同形狀、顏色、生長速度的樹種,如在兒童游樂場種植樹形豐富、顏色鮮艷、尺度適合兒童的植物。喬、灌、草的種植要考慮小區布局,合理搭配高中低植物,在邊緣和外圍布置修剪植物,采用靈活的配套種植技術,如叢栽、單栽、環形種植、中心種植等。
山石景觀:遵循源于自然、高于自然的原則,注重選材、造型和意境創造,使其與環境相協調。可將山石景觀與水景結合,或運用飛石,增加自然美感。
整體統一:園林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,可利用部分盡量借景,不協調部分避免視覺遮擋;與自身建筑融為一體,隨室內裝修風格延伸;園區內各組成部分有機銜接,過渡自然。
視覺平衡:園林元素在位置、形狀、比例、肌理等方面要達到視覺上的合適與平衡,可利用人的視覺錯覺來增加園林的空間感或層次感。
色彩搭配:考慮顏色的冷暖及深淺對空間感的影響,例如暖色和亮色可縮短距離,冷色和深色可增加景深。溫暖明亮的元素可設計在近處,寒冷和黑暗的元素安排在遠處,讓小花園看起來更有深邃感。
考慮植物特性與搭配:了解各類植物的生長特性,避免將喜陽植物種在背陰處,或喜陰植物種在陽光充足處。注意植物之間的相互影響,避免將易滋生同一類病蟲害的植物搭配栽植。
適應土壤條件:根據小區土壤類型(如深挖土、下方土、外來土等)選擇合適的樹種。對于有地下車庫的區域,增加土壤厚度,選擇淺根性、耐旱、耐寒、耐熱能力強的植物,并做好肥水管理和土壤凈化等養護工作。
避免影響采光:不能只追求大綠地面積而忽視綠蔭,避免只重視草地而忽略大樹。大樹可在夏日提供陰涼,其光合作用提供的氧氣更充足,還有降噪功能。
植物配置豐富多樣:在保持統一性的基礎上,增加樹種的豐富性,避免種類單調,體現出層次感,避免單一色彩帶來審美疲勞,通過多樣的色彩展現園林整體美感。
符合居住需求:保障居住環境的安全性(日常、防災、防盜等系統)和健康性(空氣、日照、噪聲等指標);追求便利性,方便居民出行,配備齊全的生活設施,符合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;營造文明和諧的文化氛圍,考慮周邊的文化教育場所;注意交通系統的設計,與建筑密切配合,主次分明,具有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導性,并設置相應的指示牌和路燈。